2014年6月13日

縱橫山海太魯閣(完)


我想
這時是最心動的時刻,因為以前的想像如今化為真實的果實

我們已經騎訪了這條中央山脈東側
由太魯閣族部落串起的路線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三天,晴





一早起床打理好行李準備出發,
走到民宿庭院觀看整個環境,這裡的景致真的不賴,難怪昨天小攤的老闆娘那麼推薦。




民宿門口隔著一條水圳,由格局看起來應該很有歷史。

事實上整個鳳林有相當多的點可以騎著單車慢慢逛,算是花東縱谷重要的單車路線之一,
不過我們下午得搭上已經預定好的火車,而等等去完林田山還要繞往193回花蓮市,
因此時間上無法在鳳林多逛,只能等日後有會再找時間來慢遊了。




趁縱谷還沉浸於霧靄,陽光尚未熾熱,出發啦!




來到萬榮車站附近,先找地方吃過早餐,
然後在有客家味的街道逛一圈後,開始轉往林田山方向前進。


這裡就是此行中往南走最後一站的太魯閣族萬榮部落,
萬榮鄉是一個山地鄉,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為主,亦有布農族丹社群及泰雅族,
鄉公所就在萬榮部落。

雖然再往南尚有其他太魯閣族部落,但畢竟縱深很長,加上會繞進部落走走,
三天不太能騎完,因此只能挑幾個來做代表。






太魯閣族在中央山脈以東多次主被動遷移,
在這裡看見這太魯閣族抗日英雄哈隆比代頭目的雕像(註),就可以看出些端倪。

註:

由於找不到有關哈隆比代頭目相關資料,因此將雕像下方的文字全文摘錄如下:

太魯閣族抗日英雄篇-血染馬黑揚

太魯閣族「馬黑揚家族」原居巴托蘭舊址(今稱龍溪、龍澗),十九世紀初葉哈隆比代(Harung Pilay)任頭目,他身材高大且擁有超人的技藝與狩獵技巧。西元1914年日人為統治太魯閣山區,以優勢兵力及精良武器由本島東西側分五路夾擊、燒毀和殺害各部落房屋、食物及族人。在此情形下,哈隆為維繫馬黑揚家族的命脈,下定決心要和日軍決一死戰,在聯絡各部落首領、結合他社族人後,哈隆等勇士利用熟悉的高山地形,巧妙地發動奇襲戰術,讓日軍久功不下傷亡慘重。最後日軍增派更多的兵力及彈藥武器後,太魯閣勇士終因食物、火力不繼而戰敗降服,哈隆在戰火中重傷不治,跨越彩虹化身為推動太魯閣巨輪的偉大勇士,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戰役,在太魯閣族的歷史上,被稱為「馬黑揚之役」。


在部落裡逛著,在公所旁兩個小朋友坐在欄杆上,
小男生看到我拿著相機,兇瞪著說:

「沒有我同意,你不可以拍我喔!」

騎過去心裡轉了一下,靜靜的掉頭繞回路口重騎一次,接近他們時說:

「我們重來一次好了,請問我可以拍你們嗎?」

「可以呀!」男生笑著點頭。

「嗨~早安!」我喊著早並同步按下快門。

「嗨~」這時男生女生同步笑著對著我招手。

您現在看到的照片是錄影之後的順手拍,最棒片段在文章最後的影片中。







逛完部落,繼續往山的方向前進,很快地就進到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(註)。
這裡是這次部落路線要順遊的一個景點,因為林田山以前也是太魯閣族傳統領域。

由於我們到的很早,這時還不到八點,
園區內的居民才剛剛把一些要販賣的商車推出來準備中。

我們問了其中一位先生,知道裡面展覽館大約要九點才會開,
他建議我們可以由旁邊小徑繞上去中山堂、教會等處先看看走走,
晚一點再進去文物館看館藏。

註:

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

林田山林場開發於日據時代,其管理單位歷經日據時代的「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」與「台灣興業株式會社林田山砍伐事業所」,到台灣光復後的「台灣紙業公司」與「台灣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」及隸屬林務局之「林田山林場」、「林田山工作站」、「萬榮工作站」,民國90年12月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所屬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之「萬榮工作站」。

林田山又稱「森坂」,日語發音為「摩里沙卡」,意思是密佈森林的山坡。

林場員工對於位在萬里溪旁的伐木基地稱為「林場」或「摩里沙卡」。日治結束後,「森坂」又改稱為「森榮」,因此「林田山」、「林場」、「摩里沙卡」、「林田山林場」、「森榮」這些說法都是指同一地方。

林務局於民國九十年起將林場規畫為「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」,有計畫的將林場歷史保存下來,已成為台灣一處內容豐富生動的林業博物館。

雖然「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」位於花蓮較偏遠的鳳林鎮森榮里(旁邊即是萬榮鄉),但由於距離台9線及鳳林市區不遠,如果妥加規劃安排,非常適合作為花東單車深度遊的好去處。又由於此處原本是太魯閣族的地域,因此也非常適合與萬榮部落連結作為單車造訪部落的好路線。




聽了他的建議,我們先繞進園區右側日式宿舍的住戶區看看,然後再往左側小徑爬上去。






由於早期到林田山工作的人來自各地,可以說是一個族群大融合的聚落,
因此各種信仰的宗教幾乎都有,福安宮、天主教森榮露德聖母堂、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森榮禮拜堂,依序在小路旁排著,等著這裡居民得到心靈慰藉。




有一處原址是太魯閣族墳場的山坡地,民國43年林田山最興盛時期蓋了大片的瓦房「康樂新村」,後來遭到祝融之災,現場有以當時留下未燒完的木柱排列,作為火災紀念意象,提醒人們燭火無情。






古意盎然的舊房舍,綠草處處的舊鐵道,
讓這個紀錄了台灣早年林業的文化園區令人想多繞幾圈。



跟在園區裡擺攤阿桑買了瓶用木材燒火熬煮的青草茶,
我們和她聊了起來,她是來自新竹橫山,客家人,
她先生是林田山以前的員工,現在已經退休,以前在林田山就是開著她後方那台火車,兩個人就住在旁邊日式宿舍中。

她告訴我們許多這裡以前的生動的故事,包括了剛剛看到的康樂新村火災的經過,
聽完她和林田山的故事,當我們觀賞完園區其他文物館後,Toby有所感地說:

「林田山文物館藏固然很棒,但是這裡若沒有那些舊的宿舍,而且裡面有住人,林田山就不叫林田山了。」

看來,一起騎車幾年來,我們有相當多的看法非常一致呀!


展覽館中展示著太魯閣族文物,這些太魯閣族耆老紋面的照片,是來自不遠處萬榮部落的「原住民文物館」。



宿舍區有人家正在辦喜事,由老人家的穿著可以看出是不同族群,
正也反映著這裡是居民是來自台灣各地。


逛了好久,走過好幾個展覽館,
林田山園區的好東西實在多,我們大概只看了兩三成,

未來有機會一定還要再來!今天就先到這邊,準備開始啟程往193道路,
我們要繞往海岸山脈西側,順著往北到花蓮啦!



這時的花東縱谷實在美得不像話!



鳳林到193道路有一段筆直又沒車的好路線,
我們在這裡繞了好幾回,有點捨不得太早離開.......



騎到箭瑛大橋上往回看,中央 山脈橫亙於藍天白雲下,

我想,這時是最心動的時刻,因為以前的想像如今化為真實的果實

我們已經騎訪了這條中央山脈東側
由太魯閣族部落串起的路線。







現在

我們就帶著喜悅的心,快樂的踏上歸途.......


全文完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回顧前文:

縱橫山海太魯閣(一)
縱橫山海太魯閣(二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影片紀錄:


0 意見及回應:

張貼留言

有路線疑惑其他事項請留言, 我會盡速回應.
也歡迎討論路線規劃相關分享, 讓我更可以加強blog內容!

年度人氣文章